【建院70周年】专家学者齐聚广州 “解码”公立医院建设发展新时代

2019/11/24 17:05:08 曾茜

 来源:宣传处 伍晓丹 文 刘汉平 梁永生 图   责任编辑:宣传处 伍晓丹  发布日期:2017/12/18 9:51:26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广东正全力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公立医院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2月16日-17日,由我院携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健康界共同主办的“新时代公立医院建设与发展珠江论坛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建院70周年学术活动”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王发强,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医院党委书记黄立农主持。

来自全国的医疗界管理者及专家齐聚广州,分享新时代公立医院管理创新理念、实战经验、研究成果,积聚医院改革发展的新能量。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致辞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致辞

开幕式由医院党委书记黄立农主持

主论坛聚焦医改背景下新机遇新挑战

取消药品加成只是开始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以“新医改形式下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为主题的主论坛火热开启,讨论的焦点之一就是新时代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

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转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医疗卫生领域,就是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变得多样化、多层次。

会议现场

与会代表指出,前8年的医改重点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今后,拓展服务供给、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体系和政策环境将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

今年9月,全国取消药品加成,拉开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大幕。与会代表指出,取消药品加成只是取消了医院和药品的联系,并不意味着医院回归了公益性。今后的改革,不仅不会轻松,反而会更重。要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必须改变医务人员的薪酬结构。主要做法是“腾笼换鸟”:通过流通领域的改革,把药品耗材价格降下来,将节省下的资金用于提高医生的医技服务价值。

选择适合自己的医联体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各医院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必须把自己放入卫生服务的综合体系中,相互联系,而医联体建设就是实践路径之一。

新医改启动之后,医联体的模式主要有4种:医疗集团、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我院院长王前指出,医联体的建设中,大型公立医院应该有所作为,但具体选择哪一种形式,和自身情况及当地政策有关。

珠江医院院长王前分享“珠江专科医疗联盟”的建设与思考

通过对以往医疗合作方式的反思,珠江医院发现,之前和该院签约合作的医院有100多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合作医院慢慢“失联”。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合作一直坚持了下来,例如医院普通外科厉周,8年如一日往返广清两地为清远患者诊疗。

以王前为领导的医院管理者们意识到,只有将合作建立在科室和医生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才是最牢靠的。因此,该院医联体建设逐渐向专科联盟转型。成立不到半年,“珠江专科医疗联盟”由最初4-5个专科,拓展到18个专科,加盟医院近200家。

研究型医院是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代下,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今年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意见》指明了方向——现代医院。在建设现代医院的过程中,很多医院选择了研究型医院的战略路线。“因为它贯彻了党的创新理论,是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抢占现代医学发展前沿的必然选择,能够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王发强说。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王发强分享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创新实践

王发强指出,要打造研究型医院,需要医院做出以下转变:1. 临床诊疗模式由经验医学型向转化医学型转变;2. 学科建设模式由临床型科室向研究型科室转变;3. 人才培养模式由素质单一型向复合研究型转变;4. 组织管理模式由层级架构模型向网络数字型转变。

未来,创建研究型医院需要医院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拓宽发展路径、健全标准制度、服务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体制改革克难攻坚和构建医院创新发展平台上下功夫。

很多人认为,研究型医院是大型综合医院要做的事情,跟基层医院没关系。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基层医院也可以从事一些科研工作,尤其是基于区域发病特点、流行病趋势等实际情况开展的科研项目。”

分论坛“解码”学科发展与文化引领

分论坛一:学科人才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谈多学科协同发展

分论坛一聚焦学科发展与人才建设

在“学科人才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分论坛中,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周灿权等6位专家结合所在医院的优势学科、分享重点专业建设经验,人才培养创新方法等。

分论坛二:新时代医院党建与文化建设

珠江医院党委书记黄立农谈医院宣传

在“新时代医院党建与文化建设”分论坛中,珠江医院党委书记黄立农以《医院宣传如何让人物形象“立”起来》为题演讲。黄书记表示,引导医务人员学会“拉下口罩,拿下话筒,取得话语权”,努力打造他们既可敬又可亲、既权威又接地气的专业形象,才能真正让医务人员形象立起来,对提升医院特色品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课上,黄书记借助珠江医院妇产科团队及时开通绿色通道抢救濒危产妇、医生弹吉他唤醒肿瘤术后沉默小伙、全球首个SARS抗原诊断试剂盒研发者车小燕教授等广为人知的暖心事迹与先进人物,分享了新时代医院宣传的体会。

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省级医院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隋芳谈党建引领文化铸魂

广东省卫生计生系统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亓玉台谈品牌建设

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省级医院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隋芳、广东省卫生计生系统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亓玉台等8位专家也分别从不同方面,分享了在医院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文化实践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

分论坛三:医联体/专科联盟的管理与协同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金昌晓谈多院区协同管理的整体战略规划

分论坛三聚焦医联体专科联盟管理

在“医联体/专科联盟的管理与协同发展”分论坛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金昌晓,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陈海啸,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等6位专家就“多院区协同管理的整体战略规划”、“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何忧:紧密或松散”“‘一院多址’的战略布局与管理模式实践”等主题讲课。

分论坛四: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美国爱荷华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Victoria Steelman作“围手术期患者安全”专题讲座

分论坛四聚焦医院质量管理

在“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与提升”分论坛中,特邀专家、美国爱荷华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Victoria Steelman作“围手术期患者安全”专题讲座。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肖明朝、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等6位专家主讲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