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421起,其中民生领域144起。
从问题类型看,144起民生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中,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问题92起,占全部问题的64%。比如,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佛水村委会主任杨汉耀在村民多次要求解决符合计生政策退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用时,一直以工作忙、时间太久、找不到退款签领表等为由推诿,直到镇纪委因村民举报介入调查,才向3户村民退还相关费用;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人大副主席、棠坂溪贺村镇段二级河长毛水芳等人在江山市贺村镇“全域剿灭劣V类水体行动”中,明知棠坂中心沟存在淤泥堆积、水体浑浊问题,却始终未彻底整改,周边村民反映强烈。经组织督促,仍未严格按照监管职责要求整改到位,造成不良影响。
乱决策乱拍板乱作为问题共18起,占全部问题的13%。一些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上级惠民政策中不守规矩、随意决策,让好政策变了味。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在贯彻落实自治区“先诊疗后付费”健康扶贫政策中,不按有关规定执行,向农村贫困住院患者收取住院押金并签订“不同意‘先诊疗后付费’住院费用结算协议书”。
漠视群众利益共15起,占全部问题的10%。比如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教育局原党组书记郭刚等人漠视群众利益,在统计贫困户家庭子女享受教育资助人员名单中存在漏报问题,导致15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应享受教育资助而未享受。
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问题共12起,占全部问题的8%。群众利益无小事,但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合理诉求无动于衷,企图通过敷衍应付的方式进行搪塞。比如湖南省株洲县副县长刘行国等人对群众多次实名举报株洲松本药业公司无环保手续、超标污水直排等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在没有详细核实的情况下,以“不属实”等结论回复群众。
弄虚作假问题共7起,占全部问题的5%。一些党员干部在平时工作中不用心不尽力,试图通过谎报情况、编造理由等方式掩饰问题,逃避检查。比如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黄竹林社区党总支书记耿异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实地督察期间弄虚作假,为掩盖污染问题,逃避检查,耿异以下雨路滑难以到达指定地点“老岩头”为由,擅自改变督察组指定的查看地点,将督察组带往了黄竹林社区另一地点“老干闸”,致使督察组未能查看到真实情况。
从问题领域看,发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共124起,占比86.1%;发生在医疗教育领域的共15起,占比10.4%;发生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共5起,占比3.5%。(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